2004年12月17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老板欠薪潜逃女工食不果腹
本报记者掏钱接济有关部门着手调查
本报记者 仇健文 王志浩 摄

image

  本报讯 老板连同管理人员凌晨潜逃,留下的30多个打工妹被欠了一个多月的工钱,每天只能喝一碗粥度日。昨天,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垫付了困难女工的生活费,省职业技术介绍中心也来到现场,为困难女工介绍工作。而本报记者在得知这一消息后,也赶往出事工厂看望了这些被老板欺骗的年轻女工。
  最富有的女工也只有2元钱
  
工厂在杭州拱墅区的阮家桥村,厂房门口写有“江苏诚信电子玩具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”的铜牌上布了一层薄薄的灰尘。厂区里已经听不见隆隆的机器声,院子里三三两两坐着十几名无所事事的青年女工,得知记者前来采访,大伙便围了上来。开化女工徐贞妹告诉记者,老板是12月9日凌晨逃跑的。前一天,大伙还像往常一样上下班,晚上8点多,还有人看见住在对面宿舍的管理人员在喝酒。可当9号一早大家去上班时,却发现厂里已经人去楼空了。
  老板跑了,最让女工伤心的是一个半月的辛苦劳作都白费了。四川女工欧建华哭着告诉记者,女儿在家等着她寄钱回家交学费,丈夫也等着她带钱回家过年,可现在自己身上一分钱都没有,连吃饭都成了问题。
  这个状况在30多名女工中普遍存在。记者了解了一下,在场的十多名女工中安徽籍的阮卫平是最富有的,但她的口袋里也只剩2元钱了。女工们说,她们回不了家,只能暂时住在厂里,为了省钱,她们尽量不吃东西,实在饿得不行了,只喝一碗粥或一个包子。
  食物引来泪雨涟涟
  
女工的遭遇深深震撼了记者,摄影记者王志浩去隔壁的小店买了20只包子,没想到,这一举动竟引起了在场女工哭声一片。当记者把包子分发到大家手中时,女工们流着泪,谁都舍不得吃。
  临走前,记者又自掏腰包给女工们留下了两箱方便面。但这只能暂时解决她们的问题,如果追讨不到工钱,她们将依然食不果腹。    
  劳动部门垫薪解难
  老板跑了以后,孤独无靠的女工向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反映了情况。经劳动部门了解,远在江苏的诚信公司也早已没了人影。总队负责调查此案的王根生科长气愤地告诉记者,这是一起极其恶劣的有预谋的欠薪案件。王科长说,从工厂现行状况看,如果将老板逃跑时没来得及带走的办公用品和产品拍卖,得来的钱应该可以支付女工的工钱,但是按照这样的程序,耗费的时间比较长,这些女工已经等不了那么久了。
  为此,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决定,由总队垫付这些困难女工的生活费,先解决她们的温饱问题。昨天中午,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总队长沈长仁将100元生活费发到了每位女工的手里。同时,记者还看到省职业技能介绍中心的同志也来到了现场,为她们联系、介绍工作。如果各位读者在看到本报报道后,愿意给这些女工一份工作,可以和本报或者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联系。